
Helix
任何的IDE都不如自己用起来舒服重要。
认识Helix是在找一款vala语言好用的IDE,找到了GNOME Builder,发现macOS不能使用,但是在工具发现一款叫Helid的IDE,没有见过,所以好奇点开了。官网地址是:https://helix-editor.com。居然是Rust写的,在github有16.6k,所以直接下载编译。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helix-editor/helix
cd helix
cargo install --path helix-term
编译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,但是最终编译通过了。这个是值得庆幸的,因为很多都编译不过去,直接被我pass了。
因为,磁盘空间问题😓,所以在拷贝的时候用了短拷贝。
ln -s $PWD/runtime ~/.config/helix/runtime
不要偷懒把$PWD去掉,因为ln使用的是全路径,去掉后找不到。
这样结果编译,安装,配置后,hx可以使用了。
当然了,作为苹果用户可以直接用brew进行安装,但是如果你不喜欢用Rust那么,brew作为编译项也会把Rust给你安装了。
brew install helix
官网支持的语言很多,但是目前想用来写一写vala,发现还是没有代码提示,这样就尴尬了。不过,go语言的代码提示就很好,终不能像vscode一样包罗万象。但是,最近使用vscode发现,在输入中文的时候老会给我加几个字母或者输入有问题,卡顿吗?还是其他的缘故,暂时不知道。这样就让我更加激发了要自己定义自己的IDE了,emacs将会是最好的选择。为了保障打字的时候不卡顿,或者说卡顿就直接用emacs代替好了。
就是写个markdown的文档,都会出现vs code使用了大量能耗。
vs code你到底做了什么?让我那么卡?
跑题了,Helix总的来说,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,毕竟在控制端使用,蛮方便的,hx 文件名就可以直接使用了,而且语法高亮,类vim的快捷键。但是,或许还年轻有许多可以加强的地方。在此买个坑,以后在有机会学习一下吧。
话说,那么多的IDE,习惯了一种模式就继续下去,因为都可以有很多的替代方案,就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最重要,不要为了IDE而写代码,也不要为了代码而找IDE,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不要忘记,不然会迷失在无数的IDE和无数的语言中。最终,什么都会个Hello,World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