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2年的同学聚会
转眼间,12年飞逝。
我还是非常期待这次同学聚会的。所以,我在知道后就把行程安排好了,同时也把火车票买了。做到,风雨无阻。
要去的头天晚上,好好还不让我去,她不想离开我。其实,我真的担心,在我去的时候她在家里哭闹,但是没有。
去的时候有点期待,毕竟是12年没有见到的同学,是不是应该有很多的话要说呢?
早上起来就期待着这次聚会,梳洗好后准备要走的时候,好好起床了,告诉我不让我走,但是我告诉她,这次爸爸要去的,是去见12年前的大学同学,好好在纠缠了一会也就放弃了,她只是希望我不要喝酒。然后,让我帮她带点礼物。
早上的昆明一样的堵,更何况下过雨。原本想做公交车的,还是害怕时间来不及还是打车了。师傅是个本地人,一上来就开始吐槽昆明的交警各种乱收费。
来到取票厅,我才发现,我早点来是对的,人山人海。
高铁票是老婆帮买的,第一次还是有点紧张,不知道要怎么出票,恩,说明我好久没有一个人出来了,也说明好多事情都是老婆代劳的。但是,30多岁的经验告诉我,不会弄,是可以看看别人是怎么弄的就可以了。所以,我也没有刻意的去想,就想着看自己前面的人,学着人家弄就可以了。然后开始看视频广告,一看不得了。原来是告诉大家,做高铁的时候,千万不要睡过头了,原来说的公交车睡过了,没有问题,就多几个站而已,高铁就惨了,睡过了,就从楚雄到大理了。所以,最让我警惕的是,不能睡觉。
买了票进站后,才发现人还是非常的多,看到许多人的行头都是去大理玩的,很多年轻人,带着行李箱,一个人踏上了旅程。我甚至还看到一个母亲带着小孩旅游的,不得不佩服。如果让我一个人带的话,我是没有信心的。
火车上的时间是漫长的,因为心中期待这这次聚会,期待着自己给自己一个面对自己的时间。
在忍住了没有睡觉后,感觉随时都有可能到楚雄。摘掉了耳机,听着到播报“楚雄站,到了”的时候,就非常兴奋。
下站后的第一时间就是先把回来的车票出了,因为来楚雄的时候,让我感受到售票处的人还是那么多,我可能就不能正常回昆明了。公交车和出租车还是比较多的,我看了一眼可以到桃源湖的9路公交车就上去了,还好有一个座位。
我知道,其实我今天来的还是挺早的,但是我不想先到组委会那边,因为我想自己先走走。走一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,看一看原来在的地方。
下车后,从河边开始走起,原来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就是靠这条河来进行分离的。而最近的一个公园就是龙江公园。
继续往前走,顺着原来熟悉的路,向前走。
这栋楼原来是楚雄州的昆明新知图书城,我曾经我最喜欢的一个地方,喜欢在这里买书,看一些新的技术。
电信大楼,我的第一个电话就是这里买的哦。我来这个地方就做两件事,来弄小灵通的事,或者就是每个月打款了。 原来上学的时候,每个月都是父亲打款过来的。
站在立交桥上,对四条路都有满满的回忆。这条路走得最多的是要到客运南站,虽然更多的是去北站坐车,但是也有情况去南站坐车。
这条路是开往北站的路,当然更多的是去北站坐车回家,当然也和老婆去火车站,去过一次大理。
这条路走往桃园湖,但是我去的更多的是楚雄州的图书馆,虽然书有点旧,但是还是在里面读了许多宝贵的知识,搞笑的是有次我去的时候, 有个电视台来采访,问了一下我对图书馆的感受,我还非常认真的配合。最后,图书管理员都对我非常好。哈哈~~
这条路就走的比较多,回学校的路,我们经常会来龙泰吃小吃,通宵,看电影。
上大学时期,比较流行的龙泰电影院,龙泰网吧。当然,还有个喝咖啡的地方。
在这个地方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,每次从南门坡做5角的微型车下来。大学的事情就两个,要不就是通宵网吧,要不就是小火锅。看似5角,但是很多时候,我们都是走着下来,并不是因为要省这5角,而是走的过程中感觉更好而已。
或许城市里,没有改变太多的就是这些小吃店吧。我还记得我们一起吃小火锅的情景。那时,我记得, 尚地每次火锅菜一熟就开始发烟,我和老彪,抽完烟发现怎么菜又没有了,哈哈😄。那个时候,三个人,两瓶茅梁。
特地跑过来,看了一下这个医院。因为有次老彪他们宿舍喝酒喝多了,集体来这个医院打点滴。而那次也吓到我们了,班主任都过来了,让我们守着他们一晚。我们在旁边开了个房间等他们。
原本想去原来经常吃米线的地方吃东西的,但是在路边看到这家回族的馆子还不错。依稀的小雨在下,肚子有点饿, 所以就想就在这家吃个小碗吧,遇到其他店再吃吧。
踢球是大学生活中非常有意思的,因为每次读书累了,踢球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。当然,在大学里,踢球好也会 和其他系来约踢球,相互比较。我们的球鞋都会买两种,一种是在大场上踢球用的,一种是在小场(篮球场)踢球的。 这家店是我们经常来买球鞋的。
依稀记得,在这个旁边是有个买面条的餐馆。那个时候吃面条,第一次看到是称两卖的。而我经常吃的就小碗和大碗。中碗只存在 中学的时候,现在大部分都不使用了。牛x的楚一中,我们上学的时候,名气比我们大学大多了。当然,让我感觉牛的还是和他们高中队 踢了一次球,居然踢不过,可想而知。
楚雄州医院,我就记得有次我感冒去打了一次点滴。说明踢球的好处太多了。而那次打点滴,还看到一个女的,说她开车从昆明上来, 开车累了,就睡着了,撞到了路边,被过往的司机救了。感慨生活不能太拼了。
这个路口,不知在次等过多少次红绿灯。一个走到西山公园,一个走到南门坡。
这个南门坡有太多太多的回忆,有在这个地方的球场踢球。印象深刻的一次进球就是,和经管系踢球,胸部停球,然后凌空抽射。 球越过守门员入网,一气呵成。想想都是那么的让人激动。
在南门坡和爸爸妈妈分手,爸爸说:“是时候该断奶了!”。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我真想不上学了,跟着他们回家。
在南门坡,为了赶北站最早的车回昆明,一个人走下来,没有人。只有火警车呼啸而过。最终在坡底找到了一个微型车,搭乘最早的早班车回家。
在南门坡,被小林老师看到,说我们这个时间不好好去上自习,来这里逛什么?被严重鄙视。
中师部的球场,如果我们在上球场找不到小场踢,就会跑到这边来玩。
博物馆也变的高端大气啦。
在博物馆的对面有个前卫在线还是什么的?原来喜欢来这里喝啤酒,听他们唱歌。原来就一瓶啤酒就可以做一个 晚上的地方,由于就是听歌,也没有什么好玩的,所以来的次数也不是很多。
原来的老师宿舍,下面是医务室,我原来会经常找姜老师玩。
终于到老校区的正门啦,虽然还有其他门,但是我来上学的时候,走的就是这道门,也就奠定了在我心中的地位。
为什么说是我心中的地位,因为很多时候都喜欢从这个门回家,有回家的感觉。
此时此情,回忆满满的;从左走来找姜老师,从右走来买包烟;直走回家或者去龙泰通宵网吧!
传说中的樱花大道,因为每到时节,樱花都会开满路的两边,非常漂亮。
我们在老校区住的公寓,条件非常好,4人间。为什么这样说,因为在我们的上届住的8人间,而且是高低床。而我们呢,每人一张床,上面睡觉,下面学习。想想当时还是非常幸福的。毕竟,从来没有离家这么远,第一次出门,第一次出来闯。
原来从老校区走到新校区的一个湖,现在被填平了,盖了许多的房子,怎么说呢?应该可以说是吃货一条街。想一想,当时的我们,想吃点好吃点的,只能到龙泰才能吃到。
新校区的也变得越来越高大上,真是有钱什么都可以搞定。
我们的主教学楼在2楼,计科系早早的被般了过来,原来曾经怀疑过,是好的科系被早般过来,还是差的,我想是好的吧!
道路两旁的树已经长成了,绿荫大树,我们刚刚过来的时候,还没有,一晃眼十年过去了。
图书馆是除了球场外,最喜欢去的地方,当然你要说网吧也喜欢去也行,但是上学的时候是没有那么多钱的。毕业后的几年,经常会做梦,梦到自己的图书馆书又过期了,又要被罚款了。主要是自己从图书馆借的书,就没有那次正常看完归还过。不过,还是在这里留下了满满的回忆。在这个新图书馆,已经挣扎了一次考四级和考研,但是由于四级没有考过,所以考研也就无从谈起了。或许,应该从那个时候就应该断了考研的念头,而不是工作了,还在想着考一个在职的研究生。反正到目前为止,研究生就像梦一样存在了。
慢慢的,离找工作的时间越来越近,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准备考试,而是主要已学习一门语言为主。那个时候,在老校区的时候,看到有人抱着一本《Think in Java》,没有感受到Java力量。主要还是想学一门所见即所得的,所以拥抱了微软的技术。搞笑的是,从那个时候开始起,就非常鄙视php,asp,html,javascript技术,觉得那些都是比较肤浅的,要学习底层的东西。虽然搞不清什么是底层的东西。😊总想着徐老大说的,要用程序来改变人生。在抱着《C#高级编程》这本大红书啃的时候,姜老师给了我一个机会,用visual basic来编写一个户籍管理系统,给了我他办公室的钥匙,让我用他的电脑来写。那个时候,非常兴奋,去图书馆里借了很多visual basic的书来看,而且还到新知图书城,买来了一本《visual basic.net高级编程》。(这本书送给了我大姚职中的学生,因为我用visual basic写了一个图片浏览工具,而被我的技术深深折服,哈哈,吹牛啦!)依稀记得,那个时候,白天去机房编写,晚上去姜老师办公室编写,还有避开那些学生会的同学去那里开会。那个时候,真是太拼了,知道自己在写程序的感觉真好。到最后,也不知道什么原因,这个程序写到一半的时候,由于时间紧,所以姜老师自己写了,而我呢?也从此入了visual basic的门。到最后用到了visual studio 2003,开始使用了C#语言来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。当然,在此期间,我也和小多学习了Delphi的使用,因为他们毕业设计是用Delphi写的。从这个方面来看,我也经历了Delphi的落幕。虽然,有很多话要说,但是也得就此打住了。
新校区的宿舍,我住了好几个地方。因为,要般宿舍,所以可以重新和其他人一起住,所以我选择了和其他人住,但是时间不长,很多都是零时拼凑的,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一起踢球的人住,毕竟可以一起约着去踢球。搞笑的是,地理系的一个舍友,他不踢球,但是还是和我们住了一个学期。和小多住,那个就幽默了,他喜欢打篮球,但是不喜欢踢球,经常和我们讲点黄色笑话。还有就是交我们Delphi。
新校区的食堂是有三楼的,我们一般的吃饭到一楼就搞定了,如果你是回族可以到二楼,三楼就是高级点餐了。经常看到领导们去三楼吃饭,哈哈~~。我们学校有补贴,一个月好像40多点,每到补贴的日子,我们都会默默的多打一个肉,或者省下来去外面吃点好的,俗称打牙祭。别问我为什么要这么省,还不是为了出去外面请人吃饭(学校里请人吃饭是由于别人请你吃了,你得回敬一下,不是外面得办事)啊,龙泰去通宵啊,有女朋友的带女朋友去happy啊。
曾经会想起三楼的炒饭,那个时候下晚自习后,肚子饿就去炒饭吃。看到有的同学点啤酒和烧烤的时候,都默念一句“真tm的有钱!”。而自己的炒饭也不错,鸡蛋、白菜、糟辣子,那个味道真不错!
转了一圈,又回到了老校区,毕竟老校区待了两年,更又味道。从下图的这把楼梯,不知道多少回上上下下。不得不说的是,我们的网页设计课程就在这里上的,这个老师非常人性化,你喜欢听就给你讲,你不喜欢可以睡觉,当然该过的还是过,不为难人。不像…,算了不说了。这个老师也挺厉害的,讲的和多东西还是比较实用的,怪就只能怪自己太鄙视php了。
这个球场带有太多的回忆,我为了班级篮球,买了篮球服,他们让我映了23号,我非常讨厌你们。
原来一个数学系的哥们,和我们踢球,非常有个性,在被退学的时候,和我做在球场聊天,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,只是觉得少了个这样的对手非常可惜。
还有我们班女子篮球比赛,我还去加油了。而且还帮受伤的同学涂药。
传说晚上这里有很多情侣在树林里出没,可惜自己没有看到过。
原来老校区的食堂,被改造的没有样子了,但是依稀记得原来的样子。最搞笑的是,这里都是先打饭,然后再打菜,最后来计费。由于有些同学,打完饭就直接走了,所以最后才改变计费方式的。原来在这里吃饭,还可以看一场球赛。
球场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,原来的草地是真的。没有用铁栏把球场围起来,也没有划好的跑道。一切都是运动会才开始划的。我记得,我们获得了迎新杯后,我居然跑去校队进行入选。因为要参与比赛,需要到系上申报,所以不了了之。去了校队,才发现高手如云,哈哈。虽然没有能进校队,可进了系队。和中文系最大的仇恨就是没有能拿到过一次《雁塔杯》第一名。
请问同学踢小场那里走,就沿着这条路下去吧。踢球最多的还是在小场上进行的,毕竟踢大场需要更多的人,还需要对手。
原来的篮球场,更多的人是在踢球。现在,被改造成网球场了。或许原来的生源主要来自云南,所以踢球比较受欢迎,现在生源多了,提高档次了。
老图书馆是自己经常去的地方,不亚于在新图书馆的时间。虽然这里的书很少,也很旧,但是也藏着自己的回忆,毕竟在这里看书是安静的。
陶行知雕像是楚雄师范学院比较有名的,我们军训的合照就在这里照的。
老校区的大门,在这条街上有好多好吃的,自己比较喜欢去的就是姚安老夫妇开的店,每次点一个炒饭,都会有个苦菜或者白菜汤,而且沾水非常好吃。
聚会后中午吃饭的地方选到了紫溪森林温泉旅游度假休息中心,这个地方听老同学说是新开发的地方。我一度都以为是我们上次去的紫溪山。风景非常不错,农家乐里面的菜也很不错,老同学带的酒也很不错。
我们住的地方也很有特色,彝人古镇上。
这次聚会虽然没有全部同学到来,但是还是非常不错了,毕竟十二年了,一起又走到一起,看一看原来的校园,缅怀一下曾经走过的日子。
断断续续的终于写完了这次同学集会,还又很多图没有贴出来,主要还是想保护一下隐私。从去年的十月份,到今年的二月份。历时了大约四个月,主要是因为事情真的太多太多。